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河南经济 > 正文 >

河南省汇入概念验证创新平台建设“新潮”

  • 2024年03月04日 10:20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原标题:河南省汇入概念验证创新平台建设“新潮” 聚焦打通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新年伊始,一个新事物“概念验证”在中原大地上“破土而出”——

  1月份,由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指导,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发起的全国首个概念验证协同网络“概验协同网”正式亮相;

  2月5日,省科技厅印发《河南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

  2月23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联合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概念验证、应用场景、新研科技三大板块项目。

  概念验证是什么?我省为何要大力推动概念验证创新平台建设?3月2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

  国内布局概念验证创新平台“起新潮”

  “高校的很多科研成果处于实验室阶段,距离应用还有很长的路。打个比方,你自己在家研究出一道好菜,但要让这道菜成为餐馆里的招牌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卫生条件、成本核算、市场定位等等。”郑州大学国家细胞与基因治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王鹏举告诉记者,要把“菜品”变成“商品”,最关键的是迈出成果转化的“第一步”。

  “概念验证,就是将创新概念和早期科技成果转化为可初步显现其潜在商业价值的技术(产品、服务、系统)雏形。”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处长程艳介绍,经过概念验证的科技成果,可有效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降低转化机会成本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强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可极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近年来,我国多地纷纷布局概念验证平台,将其作为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一股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的“新潮”在各地涌动。

  杭州今年年初出台的“科技创新14条”,明确提出支持科创平台、科技企业牵头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经认定后每年可获得最高500万元的补助。

  厦门近日出台措施,对纳入体系的小试中试平台、概念验证中心,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金支持。

  2月份,北京海淀区开出未来三年每年5亿元的创新“大礼包”,把支持概念验证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再升级。

  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运营机构负责人、启迪科技服务集团总经理谭伟表示,为深入贯彻省委作出的“三合一”融合发展战略决策,今年我省将高质量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和省技术交易市场,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推进概念验证中心协作网络建设。

  河南概念验证创新平台建设“迈开步”

  1月26日,郑州市郑东新区智慧岛大厦,郑州技术交易市场与巩义市科技创新中心签约,双方将合作筹建郑州首个服务新材料产业链的概念验证中心。

  “围绕全省28条重点产业链,我们将以‘概念验证中心+成果转化基金’的新型孵化模式,与合作伙伴一同为企业融资对接、人才培养服务、创新产业链建设赋能。”郑州技术交易市场运营负责人车中锐表示。

  与此同时,“概验协同网”的亮相,打响了全国概念验证协同网络建设的“第一枪”。“我们将依托郑州技术交易运营主体启迪科服在国内外的近200个创新载体,努力打造覆盖全国的概念验证协同网络。”车中锐介绍,此举旨在以概念验证领域的“小协同”,服务和引领区域产业发展的“大协同”,实现资源、信息、技术、人才、资本、服务、应用场景的共享共通。

  新印发的《河南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则明确支持围绕我省“7+28”链群建设,打造第三方概念验证平台。

  2月27日,郑州市科技局发文,依托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平台成立概念验证建设服务中心。据了解,郑州大学、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也在积极推动概念验证中心平台建设。

  “政府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等创新主体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核心技术和高价值技术成果,实施技术开发、产品验证、市场应用研究等概念验证活动。”省科技厅副厅长何守法表示,我省将制定建设方案及考核办法,择优遴选一批概念验证中心纳入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序列管理。(记者 尹江勇)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