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河南统战 > 正文

投稿邮箱:henannews@126.com

许昌市建安区积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
  • 2021年06月24日 10:53
  • 来源:河南省委统战部官网
  • 责任编辑:赵伟涛
  •   近年来,许昌市建安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切实按照中央、省市统战工作会议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着力解决统战工作“上热、中温、下冷”、“上有支架、下无支脚”和“基层不愿做、不会做、做不好”等问题,对加强基层统战网络建设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明确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统战工作第一责任人、副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并要求配备专(兼)职统战委员,各村(社区)指定1名党员领导为统战委员;明确区直各单位各指定1名党员领导分管统战工作、指定1名工作人员为统战联络员;明确部分非公企业指定1名党员领导分管统战工作、指定1名工作人员为企业统战联络员,建立了区、乡、村三级覆盖的统战网络格局。

      一是提质扩面,进一步完善网络格局。不断充实完善基层网络体系,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尝试将网络延伸到村民小组,尝试建立村民小组长为联络员的区、乡、村、组四级统战网络,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继续指导好6个试点乡镇(街道)不断进行完善和提升,努力将“试点”变为“亮点”,同时全面指导其他乡镇(街道)挖掘1至2项能体现各自优势的工作进行打造,力争各个乡镇(街道)在统战工作方面都能“有看点、出亮点,有声色、出特色”;努力拓展非公企业统战工作面,在提升6个非公企业统战工作试点的基础上,年内再有针对性选择5户企业进行打造,并协调成员单位按照“行业管理”的原则分别指导各单位有针对性选择1至2户企业开展非公统战试点创建工作,推动非公统战工作数量上年年有增长、质量上年年有提升。

      二是强化措施,进一步发挥网络作用。继续在基层统战系统和部分非公企业深入开展系列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虚功实做,最大限度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围绕党的统战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引导基层统战代表人士适时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将他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组织引导基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统战代表人士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扶贫攻坚等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员”;组织引导乡镇(街道)辖区非公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广泛开展“光彩事业”和“同心工程”活动,助推地方公益事业建设、民生事业改善等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当好党委政府“助力员”;充分利用统战网站等信息平台,大力引导基层统战对象报送工作动态、典型经验、调研理论文章等,当好党委政府“信息员”;注重加强和改进基层民主协商,组织引导广大统战对象围绕基层重要决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等进行调研视察,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当好党委政府“监督员”。

      三是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网络机制。建立健全由区直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及站所、村(社区)多方联系协调的基层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判工作,互通信息有无,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实基层根基;健全完善基层统战沟通协调制度,制定出台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党外代表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干部、非公企业人士及“三胞眷属”人士等相关制度,采集数据信息,建立完善数据库和相关台账,不定期走访座谈,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做好对统战对象的“精准服务”,做大同心圆;健全完善考核督查制度,加强对乡镇(街道)统战组织覆盖、统战人员配备、委员履职、办公场所保障、制度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等方面的督促检查考核,力促各统战委员“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各乡镇(街道)“上有部署、下有落实”,达到“有制度管事、有地方议事、有能人干事”的目的。

      四是宣教结合,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采取专家授课、组织活动、编发简报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党的统战方针政策、上级重要部署及工作安排,广泛凝聚“大统战”的思想共识;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及时召开全区统战工作会议,对区直部门、乡镇(街道)领导及统战专(兼)职委员、联络员进行培训,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战工作的重要理论、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对年度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指导全区各乡镇(街道)召开统战工作培训会,安排统战部有关领导到乡镇(街道)授课,对乡镇(街道)站所负责人、村(社区)班子成员的进行轮训,筑牢全区“大统战”网络格局的思想和基层基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适时组织开展外出学习借鉴、乡镇(街道)间相互沟通交流等活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推动基层统战工作取得新成效。(许昌市委统战部)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