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地方新闻 > 正文 >

“新农”反哺乡田壮 “90后”小伙扎根农村惠乡邻

  • 2023年07月27日 11:01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27日电 (刘鹏 肖韩)“我们种植的平菇是最新的品种,比起普通的平菇不仅肉厚柄短、产量高,而且味道鲜美,很受消费者欢迎。”在河南省鹿邑县唐集乡大宋村,宋文博的10个食用菌大棚正在培育菌种,今年预计生产菌棒10万多筒,可累计产出新鲜平菇30万斤左右。

  “90后”的宋文博自小在田地里摸爬滚打,大学期间便立志扎根农村、建设家乡。因此,大学一毕业他便返乡创业种植菌菇。

  然而,创业之路往往都是风雪载途。2012年,由于缺乏严格的无菌环境,第一批菌种“全军覆没”。2013年,由于通风环境无法保证,种出来的蘑菇个个长长得像“鸡腿菇”一样。2014年,宋文博扩大平菇种植规模,培育大棚却在风雪中毁于一旦。2015年,在返乡创业的第3个年头,宋文博终于在一场大雪后成功搭建起家庭农场的第一批“蘑菇房”,10个钢构棚就建在被风雪掀翻的竹竿大棚旧址之上,时刻警示自己不忘创业的艰辛。

  “一是想要让自己学有所用,二是要带动乡亲们一起实现创收、发家致富。”这样的初心使得宋文博一路坚持,志向不改。其间,他得到了鹿邑县唐集乡党委政府、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和一众乡亲的支持。

  在种植蘑菇的基础上,宋文博开启了多元化种植模式,种植作物包括有机蔬菜和水果、特色农产品等,逐步形成“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辐射带动周边4个行政村60余户群众实现增产、增收,为周边村民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帮助10余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为改善因水渍和碾压形成板结的土壤环境,宋文博摸索出了一套“西瓜红薯套作”和“蘑菇西瓜涵养”模式。一块地每年收三茬,先是种植一茬蘑菇,接着种植一茬香瓜或西瓜,再套种一茬红薯或者玉米,实现茬茬丰收。

  “大棚蘑菇是头年八月初进棚,第二年的四五月份是生长和采收期。之后几个月的空闲期,利用大棚的温度优势种植一茬香瓜、西瓜或玉米。由于大棚里面昼夜温差大,瓜果不仅品相好,而且甜度高,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谈起自创的“西瓜红薯套作模式”,宋文博很是满意。

  “运用新技术种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比如用无人机打药,原来给一块地打药需要十几个人工作一下午。现在,30亩地的红薯,无人机一个小时就搞定了。而且无人机扇叶带动的风直接吹到叶子的背面,可以彻底清除害虫,既能增加收成。又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说起智慧种田的种种好处,宋文博如数家珍。

  艰辛的努力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鼓励。2017年,宋文博的家庭农场项目获得“八方援”河南共青团主力脱贫攻坚行动项目大赛三等奖。2019年、2021年宋文博两次被授予“鹿邑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称号。

  宋文博说,他打算再扩建十几个大棚,为村民无偿提供菌种和技术,帮助乡亲们增收。“村民自己管理,我负责回收和销售,既解决了村民的资金问题,又能在村里形成规模效应。”(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